【人民论坛网】两会国是厅|于清明代表: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0-05-27

       两会国是厅|全国人大代表,尊龙凯时网站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020人民论坛两会国是厅专题

       人民论坛“两会”全媒体报道组: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需要我们抖擞精神、砥砺奋进的一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召开的“特殊”两会,格外引人瞩目。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去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时李克强总理指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了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在举国上下为疫情防控所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欢欣鼓舞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为更好地回应公众关注与期待,同时为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言献策,人民论坛网近期推出【两会国是厅|代表委员谈“应急管理”】系列专题文章,集中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人民论坛网北京讯(潘旺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针对如何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如何完善应急医用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尊龙凯时网站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议案,聚焦“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生物安全设施建设及监管”等话题建言献策。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是世界各国长期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国战疫”中,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集中调动全国资源,采取最全面、最严格的举措,及时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发展,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一些短板,我们亟需总结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与经验,全面构建多方参与、信息透明、迅速响应、产业协同、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风险管理是“峰火台”,物资保障是“先行军”。在此次疫情防控的初期阶段,这两方面暴露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不力,应急医用物资储备投入不足、模式单一,应急医用物资调配不协同、不及时,应急物流管理效率不高等。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中风险管理、物资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尊龙凯时网站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建议全面建设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的同时,重点增加专项资金投入,从储备基地、储备模式、大数据管理、通信保障、物流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健全国家应急医用物资战略储备体系,并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突破、寻求提升:

       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交通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以及重点省份、重点机构、重点企业,建立指挥有力、责任明确、响应迅速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组织机构。一方面,重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另一方面,统筹考虑“平战结合”双重需要,军地结合,构建应急医用物资战略储备体系,常规储备和战略储备的动态调整机制。日常保障防病治病需求,保持医用物资合理流动、避免资源浪费,应急救援迅速响应国家指挥。

       二、实现应急医用物资多地多模式储备。一方面,增加央储、地储、个性化储备预算,因地施策,选择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的地区,投资建设或与重点企业签约建设一批国家、区域应急医用物资和原材料生产储备基地,实现多地设储,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建立技术、信息、实物、资金、产能等的多模式储备,对产业规模较小的应急物资及其原材料,适当增加资金和产能储备实现供应链利益协调,避免储备的低经济性造成企业积极性不高,实现央储、地储、个性化储备的有效联动。

       三、建立应急物资智慧供应链平台和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整体梳理国内应急医用物资及相关原材料产能分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包含事件预警、应急需求、技术研发、产需对接、质量监管、物流运输、全程追溯等要素的应急医用物资智慧供应链平台和应急通信保障系统,使政府、上下游产业、医疗机构都能及时掌握信息,原材料、生产、流通等各方能够高效对接、有机联动、稳定运营、动态排产,在保供应的同时实现多赢。

       四、建立应急物流指定机构和专业队伍。建立权责集中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并依托覆盖全国、布局完善的国内医药行业重点企业,构建流程紧凑、高度协同、准确及时的应急物流专业化队伍。指定覆盖全国的大型医药企业承担特殊时期应急物资的统一配送,实现统一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监控。加强应演练,做到应对突发事件有条不紊、快速反应。

       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我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成为方便群众就医问药、下沉医疗服务资源、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有效手段。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支持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方便广大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减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风险,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落实“长处方”的医保报销政策,按照统筹地区规定的医保政策和标准,探索推进定点零售药店配药直接结算,鼓励定点医药机构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创新配送方式。相关政策已经在上海、湖北、天津、江苏、广东等地区出台配套细则并落地实施,及时满足了广大患者在疫情期间的用药需求,充分体现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便利性优势。

       “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已成为我国医保改革方向。与此同时,“互联网+”医疗服务在探索实践中也暴露出互联网医院相关管理规范标准不健全、医保基金使用监管工作和医保支付系统升级难题、支付结算模式需加规范引导等问题。为了保护医保基金的安全使用,保护患者医保账户信息安全,切实有效地满足群众就医购药需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于清明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一、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规定和标准,选择和建设优质试点。选择具有互联网医院功能和资质的医疗机构、能够为“互联网+”医疗提供综合服务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组建合规、专业的试点机构,逐渐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在全国范围落地。

       二、规范服务方式,制定统一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标准,明确服务种类与诊疗流程。对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进行资质审核及专业培训,确保线上线下服务标准一致。

       三、建议医保基金与互联网医院进行结算。将医保基金与医院支付模式合理延伸至线上端,便于更好地进行医保基金费用管理和风险管理,同时有利于医保总额控制。

       四、建议符合条件的医保定点专业药房能够进行医保统筹部分的结算,使“互联网+”医疗服务便民而且完善药品的可及性。老百姓到医保指定药店自取药品,能够获得药店的专业药事服务,相对提升用药安全,同时降低社会总费用。上门送药,可以提升患者获取药品的便利性,但参考其他行业经验,对最后一公里配送产生的费用,建议由方(包括医保基金、配送企业、患者个人)共同承担。同时,建议医保基金增加药事服务费的支付部分,对于为“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专业药事服务的医疗结构或药店给予一定支持。

       补齐短板、加强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及监管

       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还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疫苗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建立国家疫苗储备制度,为有可能出现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准备。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致辞中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中国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中国新冠疫苗早日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所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新冠病毒疫苗作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构筑免疫屏障的国之重器。筹划建设用于新冠病毒疫苗生产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基础设施,是开展病原学研究、疫苗和药物开发,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条件。属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药中国生物”)加紧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作为资深业内人士,于清明代表指出,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基础设施方面,企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缺少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影响了应急状态下的疫苗研发效率;二是已经建成的高等级生物安全设施投入生产,影响了疫苗的规模化上市使用。

       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基础设施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有力支撑,符合国家生物安全战略需求。为此,于清明代表提出四点极具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协调机制。借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国家层面设立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协调机制,并将企业纳入协调机制的市场主体名录。

       二是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保障国家生物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央企业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中的关键作用,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迅速响应和积极应对。

       三是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中长期规划,加强人用疫苗生物安全三级及以上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当务之急,要解决高等级生物安全疫苗生产设施的审查、认证问题,实现新冠病毒疫苗规模化生产并尽快上市。

       四是强化生物安全防控意识。生物安全风险防控责任重大,亟需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筑牢底线思维,杜绝安全隐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0号 中国医药大厦

邮编:100191

电话:86-10-82287727

传真:86-10-62033332

版权所有:尊龙凯时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04号

京ICP备:14023670号-1
【人民论坛网】两会国是厅|于清明代表: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0-05-27

       两会国是厅|全国人大代表,尊龙凯时网站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020人民论坛两会国是厅专题

       人民论坛“两会”全媒体报道组: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需要我们抖擞精神、砥砺奋进的一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召开的“特殊”两会,格外引人瞩目。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去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时李克强总理指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了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在举国上下为疫情防控所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欢欣鼓舞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为更好地回应公众关注与期待,同时为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言献策,人民论坛网近期推出【两会国是厅|代表委员谈“应急管理”】系列专题文章,集中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人民论坛网北京讯(潘旺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针对如何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如何完善应急医用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尊龙凯时网站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议案,聚焦“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生物安全设施建设及监管”等话题建言献策。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是世界各国长期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国战疫”中,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集中调动全国资源,采取最全面、最严格的举措,及时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发展,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一些短板,我们亟需总结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与经验,全面构建多方参与、信息透明、迅速响应、产业协同、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风险管理是“峰火台”,物资保障是“先行军”。在此次疫情防控的初期阶段,这两方面暴露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不力,应急医用物资储备投入不足、模式单一,应急医用物资调配不协同、不及时,应急物流管理效率不高等。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中风险管理、物资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尊龙凯时网站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建议全面建设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的同时,重点增加专项资金投入,从储备基地、储备模式、大数据管理、通信保障、物流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健全国家应急医用物资战略储备体系,并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突破、寻求提升:

       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交通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以及重点省份、重点机构、重点企业,建立指挥有力、责任明确、响应迅速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组织机构。一方面,重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另一方面,统筹考虑“平战结合”双重需要,军地结合,构建应急医用物资战略储备体系,常规储备和战略储备的动态调整机制。日常保障防病治病需求,保持医用物资合理流动、避免资源浪费,应急救援迅速响应国家指挥。

       二、实现应急医用物资多地多模式储备。一方面,增加央储、地储、个性化储备预算,因地施策,选择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的地区,投资建设或与重点企业签约建设一批国家、区域应急医用物资和原材料生产储备基地,实现多地设储,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建立技术、信息、实物、资金、产能等的多模式储备,对产业规模较小的应急物资及其原材料,适当增加资金和产能储备实现供应链利益协调,避免储备的低经济性造成企业积极性不高,实现央储、地储、个性化储备的有效联动。

       三、建立应急物资智慧供应链平台和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整体梳理国内应急医用物资及相关原材料产能分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包含事件预警、应急需求、技术研发、产需对接、质量监管、物流运输、全程追溯等要素的应急医用物资智慧供应链平台和应急通信保障系统,使政府、上下游产业、医疗机构都能及时掌握信息,原材料、生产、流通等各方能够高效对接、有机联动、稳定运营、动态排产,在保供应的同时实现多赢。

       四、建立应急物流指定机构和专业队伍。建立权责集中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并依托覆盖全国、布局完善的国内医药行业重点企业,构建流程紧凑、高度协同、准确及时的应急物流专业化队伍。指定覆盖全国的大型医药企业承担特殊时期应急物资的统一配送,实现统一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监控。加强应演练,做到应对突发事件有条不紊、快速反应。

       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我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成为方便群众就医问药、下沉医疗服务资源、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有效手段。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支持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方便广大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减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风险,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落实“长处方”的医保报销政策,按照统筹地区规定的医保政策和标准,探索推进定点零售药店配药直接结算,鼓励定点医药机构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创新配送方式。相关政策已经在上海、湖北、天津、江苏、广东等地区出台配套细则并落地实施,及时满足了广大患者在疫情期间的用药需求,充分体现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便利性优势。

       “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已成为我国医保改革方向。与此同时,“互联网+”医疗服务在探索实践中也暴露出互联网医院相关管理规范标准不健全、医保基金使用监管工作和医保支付系统升级难题、支付结算模式需加规范引导等问题。为了保护医保基金的安全使用,保护患者医保账户信息安全,切实有效地满足群众就医购药需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于清明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一、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规定和标准,选择和建设优质试点。选择具有互联网医院功能和资质的医疗机构、能够为“互联网+”医疗提供综合服务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组建合规、专业的试点机构,逐渐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在全国范围落地。

       二、规范服务方式,制定统一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标准,明确服务种类与诊疗流程。对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进行资质审核及专业培训,确保线上线下服务标准一致。

       三、建议医保基金与互联网医院进行结算。将医保基金与医院支付模式合理延伸至线上端,便于更好地进行医保基金费用管理和风险管理,同时有利于医保总额控制。

       四、建议符合条件的医保定点专业药房能够进行医保统筹部分的结算,使“互联网+”医疗服务便民而且完善药品的可及性。老百姓到医保指定药店自取药品,能够获得药店的专业药事服务,相对提升用药安全,同时降低社会总费用。上门送药,可以提升患者获取药品的便利性,但参考其他行业经验,对最后一公里配送产生的费用,建议由方(包括医保基金、配送企业、患者个人)共同承担。同时,建议医保基金增加药事服务费的支付部分,对于为“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专业药事服务的医疗结构或药店给予一定支持。

       补齐短板、加强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及监管

       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还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疫苗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建立国家疫苗储备制度,为有可能出现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准备。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致辞中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中国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中国新冠疫苗早日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所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新冠病毒疫苗作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构筑免疫屏障的国之重器。筹划建设用于新冠病毒疫苗生产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基础设施,是开展病原学研究、疫苗和药物开发,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条件。属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药中国生物”)加紧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作为资深业内人士,于清明代表指出,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基础设施方面,企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缺少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影响了应急状态下的疫苗研发效率;二是已经建成的高等级生物安全设施投入生产,影响了疫苗的规模化上市使用。

       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基础设施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有力支撑,符合国家生物安全战略需求。为此,于清明代表提出四点极具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协调机制。借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国家层面设立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协调机制,并将企业纳入协调机制的市场主体名录。

       二是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保障国家生物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央企业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中的关键作用,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迅速响应和积极应对。

       三是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中长期规划,加强人用疫苗生物安全三级及以上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当务之急,要解决高等级生物安全疫苗生产设施的审查、认证问题,实现新冠病毒疫苗规模化生产并尽快上市。

       四是强化生物安全防控意识。生物安全风险防控责任重大,亟需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筑牢底线思维,杜绝安全隐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0号 中国医药大厦

邮编:100191 电话:86-10-82287727

传真:86-10-62033332

版权所有:尊龙凯时网站

公安备案号:11040102700104号


京ICP备:14023670号-1